我同事的小孩今年上小六要升國一,有關於生長發育的問題,就帶了小朋友去看中醫。中醫說女孩子到小四就開始發育了,必要時可以開始吃轉骨藥,如果等MC來再吃就來不及了。聽到這個時我嚇了一跳,以前沒聽說過是MC前,大都聽說是MC來才吃的說。看來傳統中有些說法是錯誤的。由於最近辦公室在熱烈討論生長發育的問題,於是看到這一篇忍不住貼了上來,有需要的家長們可以看看這篇唷!

醫生!我的小孩發育太早,還是太晚?

生長曲線圖,客觀看出正常身高體重
從每個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,在家長眼中,孩子都是美如天使。看著嬌小柔弱的寶寶,一天天長大,變成一個頑皮的孩子,接著進入快速蛻變的青少年期,長成紳士或淑女,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快樂。而這中間的過程,卻是有喜悅也有煩惱。常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小兒內分泌科門診,原因是擔心孩子太矮了、長得太慢了,也有人擔心孩子太胖了、或是發育得太早了、太慢了。

孩子的身高體重是不是正常?除了可以和同性別、同年齡的孩童做比較,還要和孩子以前的記錄做比較,以及和父母的身高做比較。最客觀而方便的方法就是畫在生長曲線圖上。如果身高已經落在第三百分位(或2個標準差)(第三百分位意即平均每一百個人當中排序在第三位)以下,或者與以前的記錄做比較有逐漸滑落的情況,就需要進一步檢查。

身高矮小來自遺傳
家長身高也是評估孩子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的重要參考。最常見的孩童矮小原因是家族性矮小,和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。我們最常做的初步檢查是骨齡檢查(照左手X光),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的孩童通常外觀正常,而骨齡落後,常常有家族史,譬如母親的初經較晚,或父親的青春期較遲(比如說國中時很矮,高中才開始長高)。

增加營養、藥物治療都可改善
這些孩童只須加強營養,定期追蹤生長速度即可。少數骨齡比實際年齡落後兩年以後,或者生長速度一年不到四公分的孩童,就需要進一步抽血檢查,以排除潛在疾病的可能性。因內分泌疾病(如甲狀腺、腎上腺或腦垂腺之功能不足)導致矮小的孩童,如果不是腫瘤所造成的,只需給予藥物(口服甲狀腺素、腎上腺素、或皮下注射生長素),孩童的生長即可得到改善。其他潛在疾病(如心臟病、腎臟病)則需針對原因儘快治療

肥胖導致糖尿病的年齡層下降
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,市售飲料與食品的廣告誘惑,近年來小胖子愈來愈多,肥胖的煩惱也隨之而來。小胖子不只容易有皮膚長溼疹、黴菌感染的煩惱,也容易發生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和高尿酸。別以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病!近年來第二型糖尿病(非胰島素依賴型)的發病年齡有下降的趨勢。若是有家族病史,體重又過重,而且頸背上出現粗粗的黑紋(黑棘皮症),這就是糖尿病的警訊了!通常青少年只要能控制好體重,黑棘皮症即會消失,血糖也會恢復正常。

青春期的發育
青春期的來臨有的孩子快,有的孩子慢,到底怎麼界定正常與不正常呢?根據吳文豪醫師(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,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)的調查,國人女孩進入青春期(乳房開始發育)的年齡平均是9.5歲,男孩進入青春期(睪丸變大)的年齡平均是10.2歲。女孩在青春期前半段時間即進入「生長衝刺期」(快速長高),而男孩則在青春期的中後期才進入「生長衝刺期」。

性早熟
國內的小兒內分泌科醫師一般認為,女孩足歲7歲以下、男孩8歲以下進入青春期是「性早熟」,需要詳細檢查原因。若是體內有內分泌性荷爾蒙的腫瘤(卵巢、腎上腺或睪丸的腫瘤),或者會製造性釋素或性促素的腦瘤(或肝母細胞瘤),必須儘快針對原因治療,以免危及生命。如果只是良性的腫瘤或「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」(沒有病兆),則要考慮發育太早是否嚴重影響孩童的生活,及是否會過度矮小,必要時可給予長效性性釋素來壓抑青春期的進展,待孩童年齡大一點時再予停藥,讓孩子自然發育。

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
太慢發育的孩童常常是「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」,但是也可能是卵巢或睪丸的功能衰竭,或者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。透納氏症的女孩因為少一條(或一大段)X染色體,造成矮小以及卵巢衰竭,同時可能有心臟或腎臟的異常。過去這些女孩往往等到超過青春期的年齡仍遲遲沒有發育,月經一直沒來,才找醫師查原因,近年來由於醫學的進步,發現透納氏症的女孩如果提早診斷,可以適時投予生長激素,讓她們的身高不會過度矮小,並且適時開始補充女性荷爾蒙,使她們可以正常的發育。

本文作者/ 黃琪鈺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醫師
文字提供/ 原水文化《群醫會診之兒科診療室》



★此篇文章被閱讀了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zanne5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